服务热线:400-811-9908
课程总库-详情页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

282 个评论    共 3 集

授课教师:孙云晓

立即试听

  •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

    主讲人:孙云晓

    课程简介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青少年心理较为健康,但也有约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由此引发的悲剧就会在现实中不断上演。基于此,《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要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报告中,孙云晓研究员基于多年的研究实践,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常见概念入手,先是纠正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在认识上的误区,接着重点阐述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要素:1.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2. 培养支持性的人际关系;3. 进行抗挫折训练。

    课程时长

        142分钟

    录制时间

        2011年5月

    课程提纲

        一、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2.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              

                3.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2.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标准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标准

            (三)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外部社会因素               

                2.学生内部自身因素

            (四)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1.需要性咨询

                2.成长性咨询

                3.成功性

                4.创新性咨询

        二、培养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支持性人际关系

                1.亲子关系

                2.师生关系

                3.同伴关系

            (二)学生咨询问题的统计

            (三)《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案例

            (四)亲子关系危机最常见的状况

                1.没有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2.“虎妈”流行,父母期望高,教育简单粗暴

                3.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

            (五)师生关系危机最常见的状况

                1.师生关系不平行、不对等,孩子容易受到伤害

                2.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老师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

                3.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师生关系雪上加霜            

             (六)同伴关系危机最常见的状况

                1.同伴关系危机导致校园暴力频发

                2.不公正的对待,使孩子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同伴关系缺失容易使孩子染上网瘾

        三、进行抗挫折训练

            (一)应试教育缺乏抗挫折训练

            (二)抗挫折训练的方法

                1.学会延迟满足的教育方法

                2.爱孩子要敢于说“不”甚至惩戒

                3.培养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

                4.鼓励孩子更多一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了解教师

    孙云晓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树人天地教育机构国家级顾问。孙云晓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教育代表作有《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等。其中《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4年出版后引起社会重大反响。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 第一集 00:49:17
    第二集 00:46:03
    第三集 00: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