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11-9908
课程总库-详情页

中国社会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

34 个评论    共 3 集

授课教师:牟钟鉴

立即试听

  •  

    中国社会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

    主讲人:牟钟鉴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中,牟钟鉴教授从中国宗教现状入手,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主流地位的儒家宗教观进行了深度解读,然后依照时间脉络,以民族宗教理论与实践为主线,对民国时期主流宗教观的变迁、建国以来到1956年当代新宗教观的建立与实践、1957年至1965年民族宗教理论的进展与失误、文化大革命十年主流宗教观的大倒退和极端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宗教理论的创新、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正确认识宗教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坚决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课程时长

        97分钟

    录制时间

        2014年6月

    课程提纲

        一、中国宗教现状

            1.宗教存在仍是一个客观现实

            2.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宗教政策与民族政策相连

            3.宗教在中国还会继续以各种不同形式发展

        二、中国历史主流的儒家宗教观

            1.敬鬼神而远之

            2.神道设教

            3.和为贵,和而不同

            4.忠恕之道

        三、民国时期主流宗教观的变迁

            1.民主科学救国

            2.宗教取代论

        四、从建国到1956年当代新宗教观的建立和实践

            1.新中国宗教工作的黄金时期

            2.统一战线政策,慎重稳进方针

            3.反帝爱国运动,革除封建制度影响

            4.中国特色宗教理论与实践

        五、1957年至1965年民族宗教理论的进展与失误

            1.民族宗教理论的进展

            2.民族宗教理论的失误

        六、文化大革命十年主流宗教观的大倒退和极端化

            1.民族宗教工作遭到全面破坏

            2.“宗教鸦片基石论”和“与宗教作斗争论”

        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宗教理论的创新

            1.1982年“十九号文件”,总结了党和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新的认识

            2.1993年中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21世纪以来中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八、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内涵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宗教的本土化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九、民族与宗教关系问题

            1.民族与宗教有区别有联系

            2.宗教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3.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十、结语

  • 了解教师

    牟钟鉴

    牟钟鉴,男,汉族,1939年生,山东烟台人,北京大学哲学史专业毕业,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专业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与兼职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宗教与文化、民族学等,出版了《中国宗教与文化》、《民族宗教学导论》、《新仁学构想》、《儒学价值的新探索》、《宗教•文艺•民俗》、《中国宗教通史》等著作多部,在《中国宗教》、《孔子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多篇。

  • 第一集 00:26:18
    第二集 00:39:38
    第三集 0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