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讲人:韩喜平
课程简介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的历史经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提出了理论自信,这种理论自信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探索中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自信。本课程中,主讲人结合众多贴近生活的丰富案例,从理论自信的来源与依据、理论自信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念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学习与宣传,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
课程时长
74分钟
录制时间
2017年4月
课程提纲
一、理论自信的来源与依据
1.理论自信源起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探索
2.理论自信形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成熟完善
3.理论自信坚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
4.理论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
二、理论自信面临哪些新挑战
1.理论的彻底性有待增强
2.理论上缺乏“亮剑”精神
3.理论要及时回应社会现实发出的挑战
4.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刻不容缓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1.学习与宣传
2.解读和解释
3.探索和解答
4.创新与发展
了解教师
韩喜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