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11-9908
课程总库-详情页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逻辑与制度改革框架

0 个评论    共 5 集

授课教师:肖尤丹

立即试听

  •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逻辑与制度改革框架

    主讲人:肖尤丹

    课程简介

           本课程围绕系统介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度演变及内在逻辑。首先从国内实际指标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测算方法。通过国际比较和2017年中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成效与存在问题。在制度层面,重点梳理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历程,涵盖科技成果行政推广交流制、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合同)制、转化促进制度专门化以及政府促进制度体系化等关键阶段,深入解析历史演进的逻辑线索与发展脉络,明确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逻辑。

    课程时长

           102分钟

    课程提纲

           一、如何理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1.国内指标

                  2.国际指标

                  3.2017年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统计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改革历程

                  1.科技成果行政推广交流制(1949—1978年)

                  2.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合同)制(1978—1996年)

                  3.转化促进制度专门化(1992—2015年)

                  4.政府促进制度体系化(2015年以后)

                  5.历史演化的逻辑线索

           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逻辑


  • 了解教师

    肖尤丹

    肖尤丹,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发展战略所学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立法与知识产权。出版《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法律、政策及其实践》等专著。曾参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研究支撑工作。

  • 第一集 如何理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1) 00:29:26
    第二集 如何理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2) 00:07:37
    第三集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改革历程(1) 00:32:42
    第四集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改革历程(2) 00:09:39
    第五集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逻辑 0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