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的理念和行动
——以《电路原理》为例
主讲人:于歆杰
课程简介
虚拟教研室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是以方法融合、机制创新,激发虚拟教研的内生动力,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本课程中,主讲人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通过对政策文件的回顾与解读,阐述了虚拟教研室内涵,提出了课程层级虚拟教研室的三个属性,详细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申报前所做的工作,并结合电路原理从拓展覆盖范围、结构化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出了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的移动互联时代,只有开展广泛的虚拟教研,通过实时交互,发现瓶颈、分享感悟、解决困惑,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育人成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时长
98分钟
课程提纲
一、政策回顾
二、文件解读
三、虚拟教研室
1.虚拟二字何意
2.课程层级虚拟教研室的几个属性
四、为什么能行
五、申报之前已经做了什么
六、电路原理虚拟教研室
1.建设规划
2.已经开展的活动
七、虚拟教研室和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关系
了解教师
于歆杰,清华大学教授。